9月25号晚,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亮相,公开发行不超过1000万股股票,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%。
如果你对思维造物不熟悉的话,那么罗振宇的“得到”和“逻辑思维”一定不陌生,没错,这两者都是思维造物的线上产品,主要为用户提供线上课程,听书,电子书等产品。
这次思维造物不是在纳斯达克,也不是在港股,而是准备在我们的大A股上市,将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。
思维造物准备上市,让不少知识付费的自媒体集体自嗨,似乎知识付费,线上教育的新时代来了。
但我不这么认为,因为知识付费缺少底层的商业逻辑。
01
知识付费是一种娱乐,不是学习
知识付费可以学到东西吗?
当然可以,但是比例极少。
因为绝大人部分可能对“学习”这两个字有些误解。
一般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,在学校的教育下,很清楚的知道学习分以下六个步骤:
预习,上课,复习,作业,巩固,考试。
这六个步骤综合起来,我们称之为学习。
之所以要通过六个步骤才能真正学会,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每天要接受无数的信息,只有反复强化学习内容,才能融会贯通,把书本上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。
所以学习是个系统性的结构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即使最功利的四,六级考试,也得不停地巩固,然后通过考试来验证自己是否达成学习目标。
然而知识付费的关注点只在于上课,极少部分有作业环节。
预习,复习,巩固,考试这四个环节则完全被忽略了。
于是没有任何渠道可以验证,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该项技能。
众所周知,传统的学习是以结果为导向的,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更是如此,就是为了考好分数,考好大学,中间过程多苦多累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个好结果就可以了;
然而知识付费却恰好相反,它注重的却是过程,至于是否掌握,或者学习的东西究竟有没有用,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。
由于没有检验标准,于是就会导致两个后果:
一,知识付费的课程水平层次不齐,完全靠制作者的良心和经验(未必正确)来制定课程;
二,学生没有压力,然而惰性是人类的天性,学生能把课程全部听完已经是非常优秀了,更别说复习和考试了。
既然知识付费不是以结果为导向,那么它就不是学习。
什么东西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呢?
娱乐。
比如我们看电影,打游戏,踢球,这些都是以过程为导向,享受过程带来的快感。
也就是说,知识收费看上去是让大家一起学习,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娱乐,这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,在商业逻辑上有着严重的偏差。
商业逻辑一旦有偏差,这个行业就很难有持续性。
02
知识付费是一种伪需求,靠吞食焦虑为生
有人对我说的“知识付费是一种娱乐”很不以为然,明明老师上课那么动听,自己也懂了很多知识,怎么能叫娱乐呢?
其实老师上课动听与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了。
比如一周后让你再重复一下课程的细节,你是否可以回忆的起来?
讲真,别说一周了,隔天就忘得差不多了。
但是上课的时候真的很满足呀,听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和技巧,让自己感到无比充实,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所以,知识付费的核心在于自我满足。
然而学习是很枯燥的,是一个不断重复和巩固的过程,只有娱乐才会让自己满足。
看电影是满足感官的刺激,打游戏是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,踢足球是满足生理激烈运动的快感,而知识付费则是满足对自我焦虑和无奈人生的安慰。
只有通过不断的付费,和不断的“伪学习”才能淡化这样的焦虑,让自己在短期内获得平安喜乐。
但是这种平安喜乐都是短暂的,一旦课程结束,学习者会立刻陷入一种恐慌:我要被时代抛弃了。
再加上自媒体们不断地给公众灌输焦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,让这种恐慌越来越加剧,甚至有些人把“付钱买课程”这种行为作为淡化焦虑的方式——买的课程基本只听一两节,从来没有从头到尾听完的。
这是知识付费衍生出来的病态心理,是病,得治。
有点像吸毒,不同的是,吸毒者知道吸毒是坏事,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需求;
而知识付费上瘾者却完全没有意识到,给他带来满足感的不是知识付费的内容,而是付费本身。
于是知识付费就像是一只吞食焦虑的怪物,不断地诱导你散发焦虑和恐慌,然后吞掉你的焦虑和金钱,并无限循环。
如果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,是建立在如此病态的环境和心态上,就违背了学习和教育的初衷,注定不会走太远。
03
认知是螺旋形上升的,民智终将开化
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知识付费并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革新的变化。既然如此,我何必花大价钱去买这些课程?
这显然就是一个理性人的思考模式了,以结果为导向,如果没用,就放弃。
从思维造物的财务报表上也很明显地看出明智开化的迹象。
2017年至2019年,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.56亿元、7.38亿元、6.28亿元;同期净利润为6131.96万元、4764.41万元、11505.40万元。
乍一看2019年净利润比起上一年翻了差不多三倍,似乎还不错,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。
根据扣非净利润显示,公司2017年至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4999万、3280万、3067万,也就是说公司实际上扣非净利已经三连降了。
这表示整个行业的营收处于下降状态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斥知识付费。
其实很好理解,尽管知识付费被包装成高大上的教育行业,实际上干的是娱乐的活。
既然是娱乐,受众对象就会有审美疲劳的一天。
就好像鸡汤文曾经文红极一时,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了。
因为人们的认知是螺旋形上升的,市场必须用更高标准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于是市场和产品的迭代日新月异,甚至2,3年前的产品放现在已经完全没人关注了。
知识付费的寿命有多久,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按现在商业逻辑继续发展,上市即巅峰。
以后?以后再说吧。
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,没错,当初很多P2P公司去美国上市的时候也是风光无限,什么趣店,微贷,上市即巅峰,后面一地鸡毛。
所以不要把上市看做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,不过是资本腾挪的游戏罢了。
没有商业逻辑的产品,终究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。
知识付费,希望不要被我言中。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www.ahca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| 联系我们:265 073 543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