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,圆通速递公告称,公司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及张小娟夫妇向阿里转让12%的股权,整个交易价值66亿元,转让款将以现金形式分两批支付。
本次转让完成后,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(集团)有限公司仍然是圆通的控股股东,喻会蛟夫妇仍然控制着公司超41%的股份份额,依然是圆通速递的实际控制人。
本以为只是阿里一次普通增持动作而已,但最近两天圆通股票的变化却让股民们意想不到。
9月2日圆通速递股票涨停,圆通速递国际股价报7.15港元,涨幅更是高达259.30%。而今天最新消息,圆通速递国际今天开盘后持续大涨,价报达到9.99港元,涨幅又扩大39.72%,目前圆通市值达到580.46亿元。
圆通股票大涨后,不得不令人想去考究阿里增持的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?
其一,电商行业和快递行业本就是紧密相关,疫情的爆发让阿里清楚的认识到,快递网的基础建设是目前阿里自身所欠缺的,自身发展不足,不得不促使阿里积极地寻找新的突破点,今年1-2月份,淘宝平台大量第三方店铺销售额下降,主要原因就是物流无法按时配送;根据国际邮政局公布的数据,1-2月的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64.9亿元,同比下降8.7%。反观京东自营仓储配送模式的不断强化,顺丰的品牌力不断加强,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受太大影响,这更让阿里意识到,拥有一条基础完善、物美价廉的配送体系的重要性。
其二,阿里巴巴在快递行业的投资不仅仅有圆通,还有韵达。刚有说道,阿里一直在寻找一条物美价廉的配送线,但近两年圆通的不断消沉,韵达的不断崛起,让圆通越来越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,从2016年年底落后行业后,圆通的股价最大跌幅达60%,而行业第一的中通则稳坐头等交椅。再这样下去,或许这将直接造成快递成本的大大增加,这显然是阿里最不想要看到的。
其三,今年3月,印尼快递公司“极兔速递”进军国内市场,并和拼多多关系密切,目前极兔的快递业务中90%以上都是拼多多的订单;而与京东物流紧密相关的众邮快递,在“下沉市场”和“加盟制”模式下和京东物流相辅相成,定价上众邮对标通达系,抢夺B端市场意图明显,而B端市场正是阿里所倚重的。所以再看阿里这次增持,似乎有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的意味,是阿里在电商竞争中的一次反击。
简单分析后不难看出,阿里的每一步动作并不是简单的花钱赚钱这么简单,其背后都蕴藏着阿里的野心,不过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却曾说过:阿里的对手不在国内,而是在国外。阿里在国内真的无敌了吗?你觉得“国际马”国内的对手还有谁?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www.ahca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| 联系我们:265 073 543 9@qq.com